高碳鋼在焊接時的注意事項
高碳鋼是指碳含量高于0.6%的碳鋼。它比中碳鋼有更大的硬化傾向,形成高碳馬氏體,對冷裂紋的形成更敏感。同時,焊接熱影響區形成的馬氏體組織具有堅硬和跪伏的性能,導致接頭的塑性和韌性大大下降。因此,高碳鋼的焊接性很差。為了保證接頭的性能,必須采用特殊的焊接工藝。因此,在焊接結構中,很少使用。高碳鋼主要用于需要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機械零件,如旋轉軸、大齒輪和聯軸器。為了節約鋼材和簡化加工過程,這些機械部件經常由焊接結構組合起來。在重型機械的制造中,也會遇到高碳鋼零件的焊接問題。在制定高碳鋼焊接件的焊接工藝時,應全面分析可能出現的各種焊接缺陷,并采取相應的焊接工藝措施。
1.高碳鋼的焊接性
1.1焊接方法
高碳鋼主要用于高硬度、高耐磨結構的焊接,焊條焊接、釬焊、埋弧焊等主要焊接方法。
1.2焊接材料
高碳鋼焊接通常不需要接頭和母材強度。低氫電極具有較高的脫硫能力,低的熔融金屬氫擴散含量和較好的初始性能。當要求焊縫金屬和母材的強度相等時,應選擇相應等級的低氫焊條。當不要求焊縫金屬和母材的強度時,應選擇強度低于母材的低氫焊條,并應記住不得選擇強度高于母材的焊條。如果在焊接過程中不允許對母材進行預熱,為了防止熱影響區出現冷裂紋,可以選擇奧氏體不銹鋼焊條,以獲得具有良好塑性和強抗裂性的奧氏體結構。
1.3坡口制備
為了限制焊縫金屬中碳的質量分數,應降低熔合比,因此焊接時一般采用U形或V形坡口,坡口和坡口兩側20毫米以內的油污和鐵銹應處理干凈。
14預熱
用結構鋼焊條焊接時,必須在焊接前預熱,預熱溫度應控制在250~350度。
1.5層間處理
多層多道次焊接時,第一道次焊接采用小直徑電極和小電流焊接。為了獲得預熱和保溫效果,工件被放置在半連續焊接或橫向擺動,以便在短時間內加熱基座的整個受熱區。
1.6焊后熱處理
焊接后,立即將工件放入加熱爐中,保持溫度在650℃并進入執行應力消除退火。
2高碳鋼的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
由于高碳鋼的硬化傾向,焊接中易出現熱裂紋和冷裂紋。
2.1熱裂紋的預防措施
1)控制焊縫的化學成分,嚴格控制硫和磷的含量,適當增加錳含量,改善焊縫組織,減少偏析。
2)用稍大的寬深比控制焊縫的橫截面形狀,以避免焊縫中心的偏析。
3)對于剛性大的焊接件,應選擇合適的焊接參數、焊接順序和方向。
4)必要時應采取預熱和冷卻措施,防止出現熱裂紋。
5)提高焊條或焊劑的堿度,降低焊縫中的雜質含量,提高偏析程度。
2.2冷裂紋預防措施
1)焊前預熱和焊后緩慢冷卻不僅能降低熱影響區的硬度和脆性,還能加速氫在焊縫中的向外擴散。
2)選擇合適的焊接措施。
3)采用合適的組裝和焊接順序,降低焊接接頭的約束應力,改善焊接件的應力狀態。
4)選擇合適的焊接材料,焊前將焊條和焊劑烘干,并根據需要使用。
5)焊接前,應仔細清除坡口周圍基本金屬表面上的水、鐵銹和其他污染物,以減少焊縫中擴散氫的含量。
6)應在焊接前立即進行脫氫處理,以使氫從焊接接頭中完全逸出。
7)焊接后,應立即進行應力消除退火,以促進焊縫中氫的向外擴散。
由于高碳鋼含碳量高,硬化能力大,焊接性差,焊接時容易產生高碳馬氏體組織和焊接裂紋。因此,在焊接高碳鋼時,必須合理選擇焊接工藝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,以減少焊縫裂紋的發生,提高焊接接頭的性能。